《本文轉載至麥電網》曾幾何時,秸稈一直是人們棄如敝履的“垃圾”,它不像糧食可供人果腹,也不像其他農作物容易腐爛。在農忙時節,堅硬的秸稈沉默的佇立在田地里,怎么看都有些不合時宜。好在,秸稈的窘境并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人們就發現了秸稈的諸多用處。總結起來才發現,原來印象中的秸稈,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了自己的逆襲之路。
首先就是秸稈作為農作物的一部分,本來的用途——形成肥料。與原本難以腐化不同,經過專業化機器處理后的秸稈,被均勻地拋灑在田地里,不僅能夠增加田地的肥力,還能減少莊稼病蟲害。同時,機械的加入,大大節省了人工,省心省力。
其次,秸稈中存有農作物光合作用一半以上的產物,雖然這種產物無法被人們吸收利用,但卻可以供反芻動物消化吸收。被集中處理后的秸稈可以當作飼料,喂食給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相比其他飼料,秸稈飼料性價比更高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人們的食品安全。
不盡如此,秸稈還可以用來生物發電,在機器轟鳴的發電廠中,燃燒的秸稈散發出生命最后一點光和熱,經過精密的儀器,最終轉化為某一處的燈光。經過這種方式處理的秸稈,不僅實現了清潔能源對一次性能源的替換,更加緩解了國家的供電壓力。現如今,生物質發電廠遍布全國各地,兢兢業業將電力傳遍大街小巷,這其中,就有秸稈的一份功勞。

除去以上幾種常見的秸稈利用方式外,人們還將秸稈放到了各行各業,如:利用秸稈制磚等等。對此,國家也是多有鼓勵,一方面對秸稈綜合利用相關行業進行補助,另一方面也對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行業大開綠燈,各種優惠政策層出不窮。如此一來,誰還能說“秸稈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