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Rana catesbeiana)原產于北美洲,是一種大型食用蛙,體重可達1 kg,其肉質細嫩鮮美,營養價值高,生長速度快,被世界大多數國家引種養殖,但由于其生活習性特殊,決定了其自然資源的局限性,要實現牛蛙的人工養殖,必須解決牛蛙的飼料問題。牛蛙養殖技術方面的報道很多。而有關牛蛙飼料制備具體方法的報道很少,個別牛蛙飼料配方研究的報道也只是對飼料營養成分作粗略地分析,實踐操作起來很不易掌握,飼養效果與理想效果相差甚遠。本人自1993年以來,一直從事牛蛙養殖及其飼料生產,飼料配方經養殖實踐的檢驗而多次修改,成為現今較為全面的飼料配方,F在將飼料配方、添加劑、制備方法、過程及其質量分析報道如下,
秸稈顆粒機是養殖戶們壓制顆粒飼料不錯的選擇。
1、材料與方法
1.1飼料原料
秘魯魚粉、玉米、大米、木薯淀粉、豆粕、麥麩、貝殼粉、食鹽、牛蛙微量元素助長劑、獸用干酵母片(30 g/包)。
1.2飼料添加劑
華羅多維I號、喹乙醇、賴氨酸、蛋氨酸。
1.3粉碎機
市場購買,要求瓦篩用32型細篩,配套7.5 k W電動機。
1.4膨化機
湖南省邵陽市農機局生產的水產飼料專用膨化機,配套3k W電動機。
1.5飼料的制備方法
按表1配方將原料充分混合,進入粉碎機粉碎過篩后,稱取50 kg粉末與己溶解4包干酵母片、50 g喹乙醇、100 g賴氨酸和100 g蛋氨酸的10 -12.5 kg水攪拌均勻后,入膨化機膨化,烘干或曬干時,用噴霧器噴上50 g華羅多維I號,稍干燥后包裝備用。飼料營養成分見表2。
1.6試驗用蛙
當年變態的幼蛙,按方法經過一段時間食性馴化2-6月齡的牛蛙,此階段牛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快,表現的試驗結果明顯。
1.7飼料質量檢驗方法
將馴化好、身體健壯的117只牛蛙,放入已經消毒處理面積約2m2的蛙池內飼養15 d,稱重記錄,清除個體較小的牛蛙33只(總重900g),繼續飼養15d,稱重記錄,再連續飼養30d,稱重記錄。具體情況見表3。檢測期間,每隔1周換水1次,清掃蛙池1次,每半個月消毒1次。
2、結果
按上述工藝制成的牛蛙飼料表面光滑、美觀,且能根據飼養對象不同而制成大小不一的顆粒。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1.37%。經實踐檢測此飼料漂浮率高達98%,漂浮時間4h以上,飼料遇水后柔軟而有韌性,長時間不散,適口性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飼料顆粒機專業壓制顆粒飼料,是養殖戶們很好的選擇。
飼料檢驗過程中先后多次稱重牛蛙和飼料,測定的餌料系數見表3。8月1日至9月30日連續2個月時間測定的餌料系數為1.44。養殖牛蛙過程中,未發生任何疾病和其它異常情況,牛蛙生長正常,成活率為100%。
3、討論與分析
3.1氨基酸配比
在不斷完善飼料配方的過程中,本人發現蛋白質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是限制牛蛙快速生長的主要因素,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的飼養效果要好得多,這可能是動物蛋白氨基酸配比較接近牛蛙的營養需要,自然環境條件下,牛蛙主要捕食小魚、小蝦;以1冬齡鯉魚為例,鯉魚干物質賴氨酸含量為2.17%,淡水魚類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與蛋氨酸的配比一般為2~3:1。該飼料的賴氨酸含量為
2.00%,賴氨酸與蛋氨酸的配比為2.86:1,這說明該飼料的營養成分接近牛蛙天然餌料的營養成分,能滿足牛蛙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
3.2能量蛋白比
飼料研制過程中,本人將魚粉、豆粕含量分別提高到40%、10%,結果是制成的飼料膨化程度不夠,養殖效果不理想。分析膨化不夠的主要原因是一意孤行地增加蛋白質含量,減少了淀粉含量;養殖效果不理想可能主要是成了能量蛋白比的嚴重失調。目前一般認為淡水魚飼料能、蛋比為95~106,既可滿足魚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飼料中糖類和脂肪,節約蛋白質,該飼料的能、蛋比為100.74,是較為合理的。
3.3脂肪
上海水產大學研究認為,魚飼料適宜脂肪含量范圍為3%~9%,本飼料的脂肪含量為4.74%,與徐德平篩選的牛蛙飼料脂肪含量4.27%較接近,說明本飼料脂肪含量是合理的。飼料的鈣、磷比為1:1.05,在淡水魚類飼料鈣、磷常規比例1:1-2范圍之內,牛蛙長期食用后,沒有出現骨軟、骨質疏松等癥狀,說明鈣磷比是合理的,含量是足夠的。
3.4飼料膨化
飼料的質量與飼料膨化程度密切相關。膨化適度,飼料中營養元素破壞少,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高,牛蛙食后吸收利用率高,同時飼料的漂浮率高,漂浮時間長,浪費少,可大大減少水質污染及疾病的發生與傳播。而飼料膨化程度與加水和膨化機轉速密切相關。加水過少,膨化機的溫度會大大超過飼料膨化所需溫度,造成飼料膨化過度,這樣很大程度上破壞了飼料內營養元素,嚴重影響飼料質量;相反加水過多,膨化機達不到飼料膨化所需溫度,造成飼料膨化不夠,淀粉糊化程度不高,飼料粘結不夠,在水中容易松散,漂浮率大大下降,也會嚴重影響飼料質量。一般根據原料的含水量,每50 kg粉末加水10~12.5kg,攪拌均勻后,抓一把粉末,用力能捏成團,松手后粉末能慢慢散開,說明加水適度。膨化機轉速過快,造成飼料膨化過度,轉速過慢,造成飼料膨化不夠,均會影響飼料質量,其轉速應參照以下方法進行,使用中速電動機(1440 r/min),電動機與膨化機皮帶盤直徑配比為115:330較為合適。
3.5適口性
飼料的適口性會對牛蛙生長非常關鍵。通過調節膨化機噴孔大小調節飼料的粒徑,從而可大大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飼料質量。同時飼料制備過程中,根據需要添加一些防病治病藥物,如土霉素、紅霉素、呋喃唑酮、磺胺類藥物等等,作為藥餌投喂,可有效防止各類蛙病發生,但千萬不可盲目地添加激素。制成的飼料在曬干或烘干時噴灑華羅多維I號,避免了維生素進膨化機受熱易破壞難題,從而有效防止牛蛙多種維生素缺乏癥的發生
3.6攝食
試驗中發現牛蛙搶食兇猛,間歇性攝食且極貪食,搶食過程中,體質弱者常處于半饑餓狀態,生長兩極分化明顯,這與蛙魚網箱混養試驗出現的現象相吻合。為了避免大吃小現象發生,檢測開始15d后,清除了33只小個體牛蛙,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7飼料系數
從表3得知,第一階段與第二、三階段測定的餌料系數相差較大,第二、三階段餌料系數近乎相等。主要原因是第一階段蛙個體小,年齡少,消化食物的酶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飼料的吸收利用率低,從而造成測定的餌料系數較大。從表中還可看出,2個月時間內,蛙的養殖成活率為100%,檢測時間內,隨蛙齡增大,凈增重、均增重成倍增加,說明單位時間階段蛙的生長速度加快。
4、小結
經分析和實踐檢測,本飼料營養成分全面,餌料系數低,飼料成本低,飼料報酬高,飼料遇水后不易溶散,在水中穩定性好,漂浮時間長,不易污染水質,養殖成活率高,可說是現階段養蛙較理想的環保與保健型水產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