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收獲機械化的迅速發展,收割工效大大提高,縮短了收割時間,導致谷物傳統的谷物曬場晾曬方式己不能滿足短時間內干燥的需要,也不滿足加工高品質米的需要。采用先進的干燥技術是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的主要環節之一,也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幾年來,溫州市引進推廣應用低溫谷物烘干機,從瑞安市、甌海區等地使用情況看,谷物
烘干機的使用較之傳統的曬場晾曬,顯示了較大的優勢,具有推廣前景。
1、谷物烘干機的適應性
當前,各級政府重視糧食生產,加大了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提高了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種植面積大多在6. 67~15hm2左右。如何干燥谷物成為種糧大戶急需解決的問題,曬場需占用耕地,造成土地浪費。而推廣谷物烘干機使種糧大戶可以少用或不用曬場,從使用情況看,一臺裝載容量為3 000 kg的谷物烘干機可滿足10~15hm2糧田產糧干燥要求。因此,谷物烘干機可滿足種糧大戶的干燥要求。
2、谷物烘干機與曬場晾曬的對比分析
2.1 資金投入的比較
資金的投入是分析經濟性的前提,也關系到種糧大戶的購買能力。購置一臺裝載容量為3 000 kg的谷物烘干機需投入資金4.5萬元,根據農業部關于購買農機”以獎代補”政策,可以得到1/3的補助。用傳統的曬場晾曬,種植10hm2的種糧大戶約需曬場1500m2,建1m2水泥曬場需資金40元,需投入資金6萬元,且曬場土地征用控制嚴格,難以征用。
2.2作業效率、成本的比較
據調查,采用傳統曬場晾曬,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干燥1000 kg的谷物約需2個工作日,每工日按40元計,需支出80元,即人工晾曬成本為0. 08元/kg;而采用烘干機,10~12 h可干燥谷物3 000 kg,耗油、耗電、人工三項費用約為180元,烘干機干燥的成本為0.06元/kg。兩者相比,烘干機干燥比傳統晾曬成本降低25%,效率提高4倍,且可大大減輕勞動強度。
2.3谷物品質的比較
傳統的曬場晾曬,谷物干燥不均勻,存在干燥過度或干燥不及時,在晾曬過程中,易混入砂粒、雜質等,導致谷物品質下降;采用谷物烘干機,采用低溫大流量,在干燥過程中谷物循環流動,不存在死角,水分自動測試,保證谷物都能均勻干燥,不會混入任何雜質及砂粒,保持了優良品質。
2.4谷物損失的比較
由于溫州市的氣候特點,在谷物收獲季節,常常遇到臺風或陰雨天氣,造成谷物得不到及時干燥而霉變,造成糧食豐產而不豐收。而采用谷物烘干機,就可避免因天氣原因而損失。
3、低溫谷物烘干機推廣的前景
3.1谷物烘干機具有良好的推廣適應性
隨著糧食的恢復生產,政府支農力度加大,種糧大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而谷物烘干機適應性好,同傳統的曬場相比,具有成本低、谷物品質高、效益好的明顯優勢,烘干機產品的技術己趨成熟,操作簡單,是解決種糧大戶曬谷難的好幫手。
3.2推廣谷物烘干機具有一定的緊迫性
現在大面積水泥曬場己很少,征地建曬場更是嚴格控制,收獲季節如趕上雨天,更是損失不少,所以推廣谷物烘干機具有緊迫性。
3.3 種糧大戶具有購機積極性
目前,農業部實施購機“以獎代補”政策,經濟上予以1/3補助,且使用效益優于傳統晾曬,種糧大戶具有一定的購機積極性。糧食部門也可以建立烘干中心,開展谷物烘干服務,保證入庫糧食含水率的統一,方便農民,保證質量。因此,谷物烘干機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