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7日訊,首屆生物質能源產業精準扶貧發展峰會在京召開,多位與會嘉賓均表示,生物質能源產業符合我國綠色發展的理念,未來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該產業也十分適合在我國廣大的西部貧困地區發展,在精準扶貧方面也大有可為。

生物質能源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國傳統能源產能過剩的問題凸顯,國務院的能源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將達到15%,到2030年達到20%左右,能源結構將逐步實現優化調整,而這就意味著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機遇。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謝玉紅對此表示,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全民發展的重要理念,貫穿于“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而生物質能源是實現綠色發展,改變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方面,在推進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大有可為。
她介紹稱,生物質能源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資源,能夠創造經濟效益,減少碳排放,緩解能源危機,解決環境問題,同時也有助于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在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逐年增加,2014-2020年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要達到3000萬千瓦時,生物質能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賈治邦也提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面臨著三個嚴峻形式,資源瓶頸,環境污染,生態系統退化,而綠色發展需要落實以下幾方面,公眾的觀念要綠色化,國土空間開發綠色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等,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恰恰符合這些要求。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程序對此提出,原料是生物能源企業的生命線,企業必須找到一種與原料供應方共贏的方式才能讓企業可持續發展。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重要方式 生物質能源產業被看好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任務,產業扶貧作為一種重要的方式,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中,生物質能源產業成為典型代表。
賈治邦提出,產業扶貧是扶貧措施中最關鍵的措施,實踐證明,產業扶貧不僅能使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同時不容易出現返貧現象,還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謝玉紅業表示,產業精準扶貧是扶貧工作的主要方式,能夠確保精準扶貧見成效,可持續,而生物質能源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相結合的特點,正好可以對接到精準扶貧工作當中。
程序也介紹稱,目前我國農村和農民脫貧增收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嚴重缺乏促進產業,大量的經驗表明,如果不能找到能長期占據賣方市場地位,不愁賣難的產業,就永遠無法擺脫貧困,現有各類涉農產業市場窄小難以全面復制和推廣。
“而生物能源姓‘農’,生物能源產業和企業是農民的天然盟友,我國貧困人員大多分布在地廣人稀的西部,雖然不適合種植糧棉油等作物,但是可以大面積種植能源灌木和能源草類,通過生物質能源轉化的創新來生產高品位的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等多種商品。另外,面對我國液體燃料和天然氣資源的短缺,這完全可以成為廣大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最有希望的支柱產業之一。” 程序如是說。
作為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林芝介紹稱,2014和2015兩年,凱迪生態僅通過收購生物質燃料支付給農民的燃料款和勞務工資累計就超過40億元,每年幫助約3萬戶農民家庭脫貧,為推進實現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條與綠色產業相結合的新路。
轉載請注明:河南省富通新能源生物質成型燃料
http://m.ac12313.com/swzrlsl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