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十年代開展改灶節柴工作以來,我國農村用能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由于各地農村的發展不平衡,在許多地區,一些農村至今還使用著傳統的舊灶,甚至連煙囪都沒有。這些灶一般投資省,但效率低,熱效率經常10-20%左右。在廚房中的爐灶,常常柴草浪費,煙熏火燎,污染嚴重,有損身體健康。還有一些地區的農戶常年使用含氟(砷)、硫很高的煤炭用于炊事、采暖和烘干糧食,因此而引起各種各樣的地方病。盡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農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秸稈和薪柴等生物質能占農村總能耗的三分之二,其絕大部分是以直接燃燒方式消耗的,能源利用效率極低,但是如果采用木屑顆粒機增值加工后,將是很好的廢物再利用、木屑顆粒機生產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產品如下所示:




近年農村的節能技術工作有了一些進展,創造了各種形式的節柴灶(或爐)。但從燃燒過程上分析,其中絕大多數爐型仍屬傳統模式,實質上沒有多大差別。從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觀點,采用新的燃燒模式,改進民用薪柴爐灶以替換舊的燃燒方式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其意義重大,涉及千家萬戶,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開發的專用顆粒成型燃料民用爐灶,為小型木煤氣發生爐和燃燒灶具兩部分的組合。在氣化區,利用空氣使顆粒成型燃料轉變為可燃性氣體(木煤氣),空氣中的氧與碳發生作用。為保證得到高質量的木煤氣、在設計氣化爐灶時,必須充分考慮應有足夠灼熱炭層。在專用爐灶中燃燒木片及顆粒成型燃料,其燃燒的熱效率顯著提高,超過10%,專用爐灶使用顆粒成型燃料的熱效率達30%左右。顆粒成型燃料在民用爐灶上應用是完全可行的,燃燒穩定,熱效率高,具有在廣大農村、林區居民中應用推廣的開發前景。
北京某爐業中心從2000年開始研發農作物秸稈生物質顆粒燃料及其燃燒供暖設備。通過燃料的最佳配方和科學的壓制方法,將其加工成一種顆粒狀(直徑8mm,長2,5~3cm)的燃料,并成功地研制出了能夠連續自動和高效潔凈燃燒普通農作物秸稈顆粒燃料的SWN-1型生物質自動燃燒器,技術特點是:把國外的”上喂料內燃式”改進為”下喂料半氣化外燃式”,用螺旋機械實現下喂料,把熔渣從爐膛上端頂出,由旋轉式撥渣桿把灰渣撥去,落入沉渣室。這樣的爐子既能保證燃料充分燃燒,又能自動清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以其為核心,還制成了暖風壁爐、水暖爐、炊事爐等系列爐具,均取得了滿意效果。
我國市場上經常見到的生物質爐,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廣廣泛。
這是由我國常見的生物質氣化直燃式節能爐,氣化燃燒分開,木質,玉米芯,生物質成型燃料都可利用。炊事爐熱效率高,是過去農村傳統炊事爐具熱效率的二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