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能源是指農村地區的能源,包括能源消費和能源生產(主要是當地的可再生能源)。實際上,農村能源是針對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不發達,很少獲得商品能源供應,主要依靠當地生產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滿足需要的現狀而提出的一個概念。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2006年鄉村人口總數達7.37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6.10%,農村能源關系到全國1/2以上人口的生活用能供應和生活質量改善的問題。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的理念,是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搞好農村節能減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農業資源,優化農村地區能源消費結構,緩解化石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農民對用能品種和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認識中國農村能源發展趨勢,選擇合適的農村能源發展戰略是十分必要的。
據農業部對全國農村可再生能源統計結果,截至2007年底,全國省柴節煤灶保有量1.5億戶,節能爐3471萬戶,節能炕2 024萬鋪;農村戶用沼氣保有量總數已經達到了2 650萬戶;太陽熱水器保有量達4 300萬m2,太陽灶保有量1 12萬臺;已建成秸稈集中供氣站734處,建立了一批秸稈固化成型示范點,為生物質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農村能源問題是我國特有的問題,是國家能源戰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是農村地區能源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能源短缺、價格暴漲和環境惡化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必然選擇。從表1各地區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情況可知,2007年我國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包括沼氣工程、太陽能熱水器、太剛房及太陽灶等,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秸稈顆粒機、秸稈壓塊機專業壓制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成型燃料是替代煤等化石能源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