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顆粒機壓制的玉米秸稈顆粒燃料如下所示:


1、經濟因素
雖然部分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在于每個秸稈綜合利用的項目需要一筆投資,而這筆投資一般都超過農民自身的承受能力,所以農民個人無法自行投資解決秸稈的綜合利用問題。而現有的秸稈利用企業一般規模較小,經濟效益也不高。企業受生產規模限制,無法引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導致產品質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此外,秸稈本身的成本問題也是影響秸稈的綜合利用水平。盡管秸稈田頭收購價格很低,但秸稈糖分較多,易霉爛,以及秸稈的收購、運輸、儲存、防火等問題突出,最終成本有可能達200元/t左右,與木材原料價格相差無幾。所以只有更好的解決秸稈的成本問題,才能將秸稈產品順利推向市場化生產。
2、制度因素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高、精、尖先進技術上,而對一些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簡單易行的實用技術重視·不夠,致使適合現階段我國農業水平的技術未得到應有發展和普及。因為對農業重視不足,財政投入資金有限,導致農業科技投入長期不足。由于創新體制和政策不夠完善,科技創新組織結構不合理等原因,進一步導致農業科技與生產市場脫節,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秸稈問題說到底與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不完善有著密切的關系。
3、觀念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秸稈作為燃料、飼料和肥料的可利用價值不斷減少,而且很多農民盲目地認為將秸稈焚燒在地里可以增強土質,由于以上原因,農民認為認為焚燒秸稈是最佳的選擇。
多數基層領導干部對秸稈綜合利用也沒有很清楚的認識,更不要談對農民的引導了。由于觀念和認識上的差距,基層干部對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一些政府在推行禁燒工作之中存在誤區,過分強調管控,忽視了疏導的重要作用,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開展也就更加苦難了。
因此,要想解決秸稈焚燒現象首先必須改變農民和基層領導班子的觀念和認識上的誤差,形成一個人人支持秸稈禁燒的氛圍,使農民自覺自愿地不焚燒秸稈。
4、技術因素
目前一些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得不到推廣,其原因在于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題尚未突破,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經濟效益不高,推廣難度大。要將秸稈推向市場,提高秸稈利用的經濟效益,吸引企業來投資,當務之急就是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創新。
二、秸稈綜合利用的對策研究
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禁止秸稈焚燒,環保部門、農業部門和相關部門也都不遺余力地推行秸稈綜合利用措施。可是,地方政府在具體實施這些措施時,卻沒有一個統籌的綜合性的方案,導致工作時有偏差。因為地方政府在秸稈綜合利用中起到了規劃、引導、扶持和管理監督等重要作用,我們試圖為地方政府提供一個較全面的綜合利用方案。
通過對上述障礙因素的分析,結合地方政府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提出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五元結合治理方案。它是指在采用行政手段、技術支撐、產業開發、教育培訓和經濟獎懲等五類措施相結合的辦法,全面消除農作物秸稈田間焚燒現象,實現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
行政手段。是指在行政上高度重視,采用行政措施,禁止農作物秸稈的田間焚燒。各地有必要成立專門的生態農業領導小組,將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納入政府工作各部門以形成合力。
同時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將秸稈禁燒列入政府工作業績的考核內容,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考核方法,使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行政手段是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同時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
技術支撐,一方面是指相關地區或企業要與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自身特有的資源優勢,可以從生態環境規劃、項目策劃、技術方向選擇和產品開發、人才培訓、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另一方面是指充分借助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圍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技術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新產業、新品種和新工藝的開發進行重點研究。
同時.要積極學習國內外秸稈利用的經驗,做好技術推廣工作。建立專業人員、農民、企業家等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鼓勵農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從事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等,使其成為推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科技示范基地和農民技術培訓基地。積極培育農業技術市場,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廣。
產業開發。是指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開發新的產業,通過新產業的開發,變被動為主動,促進環境優化目標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秸稈綜合利用這樣的生態產業項目,政府要予以優惠政策和重點扶持。
秸稈產業開發首先要充分依托當地的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延長產品開發產業鏈。例如寶雞市立足當地畜牧業發展,對秸稈飼草商品化進行開發。重點滿足轄區內畜牧養殖企業、小區及大戶對飼草的需求,從而以較低的成本占領了市場。
其次要建設有規模的企業,將企業做大作強。由于小企業經濟效益差,無法引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因此市場競爭力差。各地要根據本地產業布局,以市場為導向,對市場反應比較好的企業給予扶持,爭取建設成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這樣可以進一步帶動秸稈產品的開發和市場化運作,對周邊地區有很好的輻射作用。
最后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了一系列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政策和重要文件,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技術、資金上加以扶持,并予以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但是,簡單的資金支持是不夠的,政府更重要的工作在于為企業提供好的市場環境,做好公共產品的投資。例如,秸稈的收購、運輸、儲存、防火等問題嚴重影響秸稈的成本,政府應該建立一套秸稈收集、儲存、運輸管理政策和機制,保證秸稈數量和質量,為秸稈產品生產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教育培訓。是指組織基層領導和示范農戶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通過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科普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幫助農民提高對生態環境的認識,改變觀念和掌握必要的技能,使農民積極配合、自覺參與到秸稈的綜合治理中來。
經濟獎懲。是學習先進地區的秸稈處理經驗,對秸稈直接還田的農戶,從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補貼。反之,對違反行政禁令者,給予處罰。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秸稈分散處理的措施。該項措施要合理透明,能夠真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配合宣傳教育等其他措施,引導農民逐步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
以上每個方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產業開發是關系到秸稈能否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的關鍵,技術支撐是秸稈綜合利用長期發展的動力,行政手段是重要保障,經濟獎懲是有效的激勵措施,教育培訓則是對農民的積極引導。
五元結合的綜合利用方案的特點在于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方案,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可以有效地解決秸稈焚燒現象,真正讓秸稈綜合利用深入人心,走上市場化開發利用的道路,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標,切實加強領導和管理,也便于協調。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秸稈顆粒機m.ac123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