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莊農作物秸稈的用途主要集中在肥料、飼料、和原料3個方面。據測算,1畝秸稈還田后相當于歸還土壤3kg氮、2kg磷、10kg鉀、500kg有機質,可節約肥料投入40元左右:據測定,1畝地平均可產1500kg左右的青綠玉米秸稈,青鮮玉米秸稈青貯后.經微生物發酵,既可保護飼料的營養物質不受損失,又可使飼料保持青鮮多汁的特點,具有酸香味,牲畜喜食,每1000kg青貯玉米秸稈相當于100kg玉米的營養。很顯然,秸稈的有效利用不僅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降低養殖戶的生產成本.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也可有效緩解飼草緊張不足的問題。
成熟后的玉米秸稈還可用于生產食用菌,現在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蘑菇栽培技術已經成熟,據測算,每公斤秸稈可生產平菇1~1.5kg,秸稈生產食用菌.已成為石家莊地區如藁城、欒城等縣市區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成熟后的玉米秸稈粉碎后撿拾,可用于生產建筑模板、纖維木板、秸稈瓦等建筑材料,還可將秸稈收集壓塊作為飼料存貯,或壓塊后作為燃料使用,隨著各項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推廣,必將帶動秸稈利用量的大幅增加,促進農民收入增長。
秸稈顆粒機生產線工作視頻如下: 秸稈壓塊機壓制秸稈工作視頻如下:
2、多方輪動確保秸稈有效利用
2.1政府推動 石家莊市每年秋季前都組織召開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大會,與各鄉鎮、各部門及村組層層簽訂秸稈綜合利用目標責任狀,明確作業地塊、完成面積和相關責任:出臺專門的考核細則,嚴格考核,重獎重罰。在全面落實上級各項補助政策的同時,市財政每年拿出一定的專項扶持資金,與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項目進行捆綁,從機具購置、建立氨化池、沼氣池方面給予補貼,扶持利用秸稈生產的新型建材企業,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2.2技術推廣 石家莊市根據農民的種植習慣,因地制宜.在普及推廣秸稈直接還田技術的同時.重點推廣玉米秸稈青貯技術、秸稈撿拾及壓塊技術,堅持以示范基地為載體.農機農藝措施相配套的推廣模式,著力增強基地的輻射作用,以點促面,板塊推進。充分發揮農機大戶和養殖大戶的帶動效應,妥善協調養殖戶、農機大戶和秸稈運輸戶直接的利益關系,形成互為依托、利益共存的產業鏈。
2.3宣傳造勢 全市上下充分尊重群眾在秸稈利用中的主體地位,抽調技術干部深入鄉鎮村組,普及秸稈綜合利用知識.組織群眾到典型村參觀學習.舉辦秸稈綜合利用機具現場演示會、培訓會,增強宣傳的直觀性和針對性,為秸稈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2.4服務促進石家莊市把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作為抓好落實、保證成效的基本手段。農機推廣部門從機具供應、調配、維修、作業信息提供等方面實行跟機服務,鄉鎮村組協調秸稈集中堆放場地、水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公安、交通等部門及時開辟秸稈運輸綠色通道.為搞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創造寬松的環境。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秸稈顆粒機m.ac12313.com